新闻资讯

光影轨迹,万众聚焦

循环水养殖:环保生态养殖新模式

2025-03-28

循环水养殖:是一种高效、环保的水产养殖模式,通过水处理技术将养殖废水净化后循环利用,可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,是一种环保业态下的养殖新模式。

7e9d5a8d78087ab7808585b05c53f961.jpg


如何建立符合环保观念,且高效的循环水养殖系统?——构建水处理系统。


水处理是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建设核心。其工作原理为利用物理过滤、生物过滤、消毒、水质调控等处理方式将养殖废水净化后,重新输入养殖池进行循环利用。不仅可以解决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,还可以为养殖生物提供稳定可靠、舒适优质的生活环境,为高密度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
*物理过滤

物理过滤是水处理系统中的第一步,主要是通过物理方式去除养殖水体中的固体悬浮物,如粪便、生物尸体等。常见物理过滤设备有微滤机、砂滤器、筛网过滤器等。其中微滤机不仅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固体悬浮物,还能通过机械过滤作用拦截去除小颗粒物质,减轻生物滤池的有机负荷,使硝化细菌通过微生物作用将水体中的氨氮、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硝酸盐。

*生物过滤

生物过滤即通过微生物作用将水体中的氨氮、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转化为硝酸盐。硝酸盐对水生生物的毒性较低,但浓度过高时也会对鱼类造成负面影响,如使鱼类生长缓慢、食欲减退、呼吸作用下降等。因此还需要有缺氧的反应器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。常见生物过滤设备有生物滤池、生物转盘、生物流化床等。

*消毒处理

消毒处理则是为了杀灭养殖水体中的有害细菌、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体,保障养殖生物健康。常见消毒方式有紫外线消毒、臭氧消毒、二氧化氯消毒等。其中二氧化氯消毒相对高效、安全,并且其杀菌能力强,作用迅速,反应后无有害物质残留,在循环水养殖中得到广泛应用。

*调控单元

循环水养殖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,即水环境的调控:包括增氧、调温、pH调节等,根据养殖生物需求及实际养殖环境对水体进行全方位调控。例如,夏季高温时通过调温设备降低水温,避免水温过高使养殖生物产生热应激反应;当水体pH值偏离适宜范围时,通过添加酸碱调节剂调节,维持水体酸碱平衡。


除了水处理系统,循环水养殖还需要什么?——建设配套设施。


*稳定的供电保障

循环水养殖中的供电系统是众多配套设施中的关键之一,因系统中的水泵、增氧机、水处理设备等众多设备均依赖电力驱动。只有确保供电稳定可靠,设计供电线路时合理规划布局,做好线路绝缘、防护措施,才能防止因线路故障引发设备停机,影响养殖生产。

*智能化监测系统

智能化监测系统能极大提高循环水养殖管理效率与精准度。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养殖水体温度、溶解氧、pH 值、氨氮等各项指标,以及养殖设备运行状态,将数据传输至智能中央控制系统。控制系统根据预设参数范围自动控制设备开启与关闭,如水体溶解氧含量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启动增氧机,水温过高时自动开启调温设备。此外,养殖者还能实现远程监控与操作,通过手机、电脑等终端随时随地了解养殖系统运行情况并进行远程调控,提高管理便捷性与及时性。

c750eda1b4f194e22819dd606cb6160a.png

循环水养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在建设过程中,不仅需要养殖者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遵循科学合理原则,精心设计、严格施工,确保各项设施建设质量达标。同时,还应该紧跟行业发展趋势,不断引入新技术、新设备,不断进行优化升级,为循环水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,实现高效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,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、健康发展。